COPD (肺阻塞)和氣喘症狀有什麼不同?怎麼治療?

以殼嗽中的人物表示 COPD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是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名列台灣十大死因第七名,世界衛生組織預估, 2020年 COPD 將成為全球第三大死因,每年約有300萬人死於 COPD。

本文重點

  1. COPD 是什麼?
  2. 症狀
  3. 危險因子
  4. COPD 和氣喘的不同
  5. 診斷
  6. 存活率評估
  7. 治療方式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是什麼?

COPD 文字拆解介紹

慢性阻塞性肺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簡稱肺阻塞,是一種影響肺和呼吸道的慢性病。因為長期吸菸或空氣汙染等因素,呼吸道慢性發炎,導致無法恢復的呼吸道阻塞,通常包括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

慢性支氣管炎 (Chronic Bronchitis)

由於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氣管或支氣管發炎,導致支氣管內壁腫大、黏液分泌增多,出現咳嗽、咳痰等症狀,病程常超過兩年。

肺氣腫(Emphysema)

支氣管遠端的肺組織因殘氣量增加,導致肺部纖維組織彈性降低,使肺泡出現破裂而形成較大的氣囊,容易引發呼吸困難。與支氣管炎不同的是,肺氣腫的咳嗽症狀較輕微。

COPD 症狀

COPD 的症狀有長期咳嗽、咳痰、呼吸喘、胸悶,有些病友呼吸也會有咻咻聲,這些症狀都與氣喘很類似。但氣喘的症狀會時好時壞,而 COPD 則是較持續性的,症狀會漸進式加重。另外氣喘病友的咳嗽多發生在夜間或清晨,會咳出少量的清痰;而 COPD 病友的咳嗽則較沒有時間關聯,並且會咳出較多的痰,可能呈現白色或淡黃色。

COPD 是一種影響全身健康的疾病,會加速身體機能老化,除了影響呼吸系統以外,還可能合併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肌肉萎縮、憂鬱症等。嚴重的 COPD 病友,會連走路、穿衣服、洗澡都會喘到呼吸困難,生活需要他人照顧。當發生吸不到空氣的症狀時,不只是生理的不適,那種像被掐住脖子的感覺會讓人心理相當恐慌。

由於 COPD 病程緩慢,且早期不易察覺,容易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COPD 危險因子

吸菸

根據研究統計,平均每4為吸煙者,就會有一位罹患COPD,所有的 COPD 病友中有90%是吸菸或因二手菸所造成。吸菸是 COPD 最主要的危險因子,菸齡越長對於肺部的不可逆傷害越大。

此外,吸菸除了增加罹患肺阻塞、呼吸道疾病的風險,肺活量 FEV1(用力呼氣一秒量)也會逐年降低。已確診為 COPD 若持續抽菸,更容易加速疾病的惡化或提高死亡率。

空氣污染

戶外環境或工作場所中空氣的有害物質,都可能提高 COPD 的罹患率,如燃燒木材、煤炭、動物糞便、穀物殘渣等,都會造成空氣汙染及危害。

另外,通風不良場所的油煙、生物燃料,都是 COPD 的危險因子。另外 PM2.5 也是 COPD 的危險因子,根據美國胸腔期刊報導,若 PM2.5 的平均濃度高於75μg/m3,就會提高肺阻塞患者急性惡化的風險。

年齡

通常診斷出COPD的年齡都在40歲以上,但也有可能是 COPD 的病情進程緩慢,早期很難被發現。

遺傳

某些遺傳因子會增加 COPD的風險,目前已知的遺傳因素為甲一型抗胰蛋白酵素 (α1-Antitrypsin) 缺乏。其他如呼吸道敏感體質也是 COPD 的危險因子。

呼吸道感染

兒童期曾有嚴重呼吸道感染病史者,在成人期有較高的機率出現肺功能下降或呼吸道症狀(如 COPD),急性發作時,可能出現肺炎鏈球菌和流感嗜血桿菌等病菌感染。

氣喘

慢性氣喘病友如果控制不佳,使氣喘反覆發作,中年以後可能會演變為 COPD ,也有可能發展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氣喘重疊症候群。

COPD 與氣喘(哮喘)的不同?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與氣喘 (asthma) 兩者都是呼吸道慢性炎症,由於初期症狀相似,COPD 常被誤以為是氣喘發作,但兩者之間還是有明顯差異,最大的關鍵在於呼吸道氣流阻塞的可逆性與否,氣喘患者可能在治療後出現好轉,COPD 則為不可逆,但可透過治療減緩呼吸功能惡化。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氣喘 (Asthma)
發病年齡 通常為40歲以後 通常為兒童或青少年
吸菸 主因是吸菸所致 無直接相關
症狀 持續性發喘 偶發性發喘
氣道發炎 嗜鹼性白血球 嗜酸性白血球
氣流阻塞 為不可逆性 多為可逆性
病程發展 持續惡化 維持穩定,亦可能好轉

COPD 診斷

肺量計檢查

除了需考量症狀及危險因子外,肺量計檢查為臨床診斷的重要指標,當患者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後,用力呼氣一秒量/用力呼氣肺活量的估計值 (FEV1/FVC) 小於70%,即可確診為 COPD。

而呼氣氣流受阻的嚴重度分級,則是透過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後的 FEV1 (用力呼氣一秒量)來判斷,此依據也可用來判斷 COPD 的嚴重度,分級的基本條件是 (FEV1/FVC) 需小於70%。

分級 輕度 中度 重度 極重度
肺功能檢查值 FEV1 ≥ 80% 預測值 50% ≤ FEV1 < 80% 預測值 30% ≤ FEV1 < 50% 預測值 FEV1 < 30% 預測值

胸部X光檢查

雖然X光無法判別是否為 COPD 患者,但可用來排除其他疾病,或確認是否有其他共病症。

 

評估 COPD 患者的存活率

雖然 FEV1(用力呼氣一秒量)可評估疾病的嚴重度甚至存活率,但仍舊以系統性的 BODE 指數較為全面且準確。

BODE 指數能預估 COPD 患者的存活率,其原理是利用四項指標「身體質量指數 (BMI)、氣道阻塞程度 (airway obstruction)、呼吸困難程度 (dyspnea) 及運動能力 (exercise)」的分數加總,藉以評估患者四年內的存活率。

BODE文字拆解介紹

身體質量指數 (BMI)

一般以 BMI 指數(體重/身高²)來衡量身體質量,正常範圍須介於18.5與24之間,太低則過輕,過高則表示超重。以 BODE 來說,> 21 = 0分; ≤ 21 = 1分,因 COPD 患者可能導致體重減輕,一旦營養不良的情況加劇,就可能增加死亡率。

氣道阻塞程度 (airway obstruction)

FEV1(用力呼氣一秒量)為最大深吸氣後做最大呼氣,取第一秒呼出的氣量容積,可用以評估氣道阻塞程度。以 BODE 來說,評分標準如下:

FEV1 預估值 ≥ 65%為0分;
64% > FEV1 預估值 > 50%為1分;
49% > FEV1 預估值 > 36%為2分;
FEV1 預估值 ≤ 36%為3分。

呼吸困難程度 (dyspnea)

呼吸困難的現象,如患者自覺無法吸入足夠的空氣,或出現胸悶、窒息感。

採用呼吸困難指標 (MMRC scale) 進行評估,MMRC 分為四級,劇烈運動 (MMRC0) 或行走登山步道引起的呼吸困難 (MMRC1) 得0分;上坡或上階梯時出現呼吸困難 (MMRC2) 得1分;步行幾分鐘或100公尺感到呼吸困難 (MMRC3) 得2分;無法外出活動,更換衣服時感到呼吸困難 (MMRC4) 得3分。

運動能力 (exercise)

以六分鐘可步行距離進行測試,≥ 350公尺得0分;介於250公尺與349公尺之間得1分;介於150公尺與249公尺之間得2分;≤ 149公尺得3分。

加總以上各項指標的分數,得以評估 COPD 患者的四年存活率:

總分 四年預估存活率
0-2分 80%
3-4分 67%
5-6分 57%
7-10分 18%

BODE 評估量表的計分方式

治療方式

戒菸

對於 COPD 患者來說,這是最為重要的一件事,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治療方式,亦能夠延緩病情的惡化。

藥物治療

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

可分為乙二型交感神經刺激劑和抗膽鹼藥物,此二類均有長效劑型與短效劑型,短效型如 SABA 與 SAMA,兩者都可有效改善病人的症狀、肺功能;長效型為目前治療肺阻塞的最重要藥物,作用是改善肺功能、症狀與生活品質,並改善急性惡化的頻率。

吸入型類固醇

吸入型類固醇 (ICS) 也是治療肺阻塞的重要藥物之一,常合併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 (LABA) 使用,作用是減少急性惡化發生、改善病人肺功能及生活品質。

口服類固醇

口服藥物在穩定期肺阻塞的重要性雖不及吸入型治療,但仍有其功用,雖然口服類固醇對於穩定期肺阻塞病人來說,可減緩呼吸困難症狀,但無法降低急性發惡化的頻率。

非藥物治療

肺部復健

進行肺部復健的主要目的是:減少呼吸道症狀、提高患者生活品質、增進日常之身心活動。復健計畫包括運動訓練、衛教和自我管理,運動訓練可改善患者運動機能不全的情況,增加患者的活動耐力,改善容易喘的症狀;另外,藉由復健計畫亦可減少疾病的孤立感或心理憂鬱,強化自身的健康狀況。

呼吸訓練

學習正確的呼吸技巧,可以減少呼吸頻率和增加呼氣容積,進而舒緩呼吸困難症狀。呼吸訓練可自主練習,每天至少三次,每次至少十分鐘,利用練習增加熟練度,才可在呼吸急促時控制自己的呼吸。

噘嘴式呼吸

吸氣時,利用鼻子吸氣;吐氣時,慢慢地將嘴巴噘起如吹哨子般,經由嘴巴緩緩將腹部空氣吐出,吐氣長度一樣為吸氣時的兩倍。

噘嘴式呼吸的示範過程

腹式呼吸

此呼吸法為促進橫膈膜上下移動。吸氣時,雙手置於腹部,須感覺腹部擴張到最大程度;吐氣時,須感覺腹部像內收縮到最小程度。可配合噘嘴式呼吸進行,吐氣長度約為吸氣時的兩倍。

腹式呼吸的示範過程

飲食及營養控制

COPD 患者是營養不良的高風險族群,定義肺阻塞病人體重過輕的標準為 BMI 指數<20,營養不良可能引發惡病質(如癌症導致新陳代謝改變或其它體內病變)、肌少症或體重減輕,進階導致肺功能與運動能力下降,更可能增加急性惡化的風險。

患者須增加熱量或營養補充,如少量多餐、補充維生素、營養補給品,避免體重減輕或營養不良,造成病情加劇。

疫苗注射

COPD病友比一般人更容易感染流感及死亡,若是感染流感甚至引發肺炎都會加重 COPD 的病情。因此建議 COPD 患者應施打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以降低感染流感風險。

雖然 COPD 無法治癒,但可以透過治療有效減緩病情惡化。若是有吸菸習慣的病友,戒菸是最有效防止 COPD 惡化的辦法,另外可藉由藥物和呼吸訓練降低呼吸不適感,進而提升生活品質。

文:林恆毅/圖:Ganzy

Reference:
台灣「肺阻塞」臨床照護指引、慢性阻塞性肺病 2012診治指引、UpToDate成大衛教園地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reCAPTCHA and the Google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of Service apply.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