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是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名列台灣十大死因第七名,世界衛生組織預估, 2020年 COPD 將成為全球第三大死因,每年約有300萬人死於 COPD。
本文重點
- COPD 是什麼?
- 症狀
- 危險因子
- COPD 和氣喘的不同
- 診斷
- 存活率評估
- 治療方式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是什麼?
慢性阻塞性肺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簡稱肺阻塞,是一種影響肺和呼吸道的慢性病。因為長期吸菸或空氣汙染等因素,呼吸道慢性發炎,導致無法恢復的呼吸道阻塞,通常包括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
慢性支氣管炎 (Chronic Bronchitis)
由於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氣管或支氣管發炎,導致支氣管內壁腫大、黏液分泌增多,出現咳嗽、咳痰等症狀,病程常超過兩年。
肺氣腫(Emphysema)
支氣管遠端的肺組織因殘氣量增加,導致肺部纖維組織彈性降低,使肺泡出現破裂而形成較大的氣囊,容易引發呼吸困難。與支氣管炎不同的是,肺氣腫的咳嗽症狀較輕微。
COPD 症狀
COPD 的症狀有長期咳嗽、咳痰、呼吸喘、胸悶,有些病友呼吸也會有咻咻聲,這些症狀都與氣喘很類似。但氣喘的症狀會時好時壞,而 COPD 則是較持續性的,症狀會漸進式加重。另外氣喘病友的咳嗽多發生在夜間或清晨,會咳出少量的清痰;而 COPD 病友的咳嗽則較沒有時間關聯,並且會咳出較多的痰,可能呈現白色或淡黃色。
COPD 是一種影響全身健康的疾病,會加速身體機能老化,除了影響呼吸系統以外,還可能合併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肌肉萎縮、憂鬱症等。嚴重的 COPD 病友,會連走路、穿衣服、洗澡都會喘到呼吸困難,生活需要他人照顧。當發生吸不到空氣的症狀時,不只是生理的不適,那種像被掐住脖子的感覺會讓人心理相當恐慌。
由於 COPD 病程緩慢,且早期不易察覺,容易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COPD 危險因子
吸菸
根據研究統計,平均每4為吸煙者,就會有一位罹患COPD,所有的 COPD 病友中有90%是吸菸或因二手菸所造成。吸菸是 COPD 最主要的危險因子,菸齡越長對於肺部的不可逆傷害越大。
此外,吸菸除了增加罹患肺阻塞、呼吸道疾病的風險,肺活量 FEV1(用力呼氣一秒量)也會逐年降低。已確診為 COPD 若持續抽菸,更容易加速疾病的惡化或提高死亡率。
空氣污染
戶外環境或工作場所中空氣的有害物質,都可能提高 COPD 的罹患率,如燃燒木材、煤炭、動物糞便、穀物殘渣等,都會造成空氣汙染及危害。
另外,通風不良場所的油煙、生物燃料,都是 COPD 的危險因子。另外 PM2.5 也是 COPD 的危險因子,根據美國胸腔期刊報導,若 PM2.5 的平均濃度高於75μg/m3,就會提高肺阻塞患者急性惡化的風險。
年齡
通常診斷出COPD的年齡都在40歲以上,但也有可能是 COPD 的病情進程緩慢,早期很難被發現。
遺傳
某些遺傳因子會增加 COPD的風險,目前已知的遺傳因素為甲一型抗胰蛋白酵素 (α1-Antitrypsin) 缺乏。其他如呼吸道敏感體質也是 COPD 的危險因子。
呼吸道感染
兒童期曾有嚴重呼吸道感染病史者,在成人期有較高的機率出現肺功能下降或呼吸道症狀(如 COPD),急性發作時,可能出現肺炎鏈球菌和流感嗜血桿菌等病菌感染。
氣喘
慢性氣喘病友如果控制不佳,使氣喘反覆發作,中年以後可能會演變為 COPD ,也有可能發展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氣喘重疊症候群。
COPD 與氣喘(哮喘)的不同?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與氣喘 (asthma) 兩者都是呼吸道慢性炎症,由於初期症狀相似,COPD 常被誤以為是氣喘發作,但兩者之間還是有明顯差異,最大的關鍵在於呼吸道氣流阻塞的可逆性與否,氣喘患者可能在治療後出現好轉,COPD 則為不可逆,但可透過治療減緩呼吸功能惡化。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 氣喘 (Asthma) | |
發病年齡 | 通常為40歲以後 | 通常為兒童或青少年 |
吸菸 | 主因是吸菸所致 | 無直接相關 |
症狀 | 持續性發喘 | 偶發性發喘 |
氣道發炎 | 嗜鹼性白血球 | 嗜酸性白血球 |
氣流阻塞 | 為不可逆性 | 多為可逆性 |
病程發展 | 持續惡化 | 維持穩定,亦可能好轉 |
COPD 診斷
肺量計檢查
除了需考量症狀及危險因子外,肺量計檢查為臨床診斷的重要指標,當患者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後,用力呼氣一秒量/用力呼氣肺活量的估計值 (FEV1/FVC) 小於70%,即可確診為 COPD。
而呼氣氣流受阻的嚴重度分級,則是透過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後的 FEV1 (用力呼氣一秒量)來判斷,此依據也可用來判斷 COPD 的嚴重度,分級的基本條件是 (FEV1/FVC) 需小於70%。
分級 | 輕度 | 中度 | 重度 | 極重度 |
肺功能檢查值 | FEV1 ≥ 80% 預測值 | 50% ≤ FEV1 < 80% 預測值 | 30% ≤ FEV1 < 50% 預測值 | FEV1 < 30% 預測值 |
胸部X光檢查
雖然X光無法判別是否為 COPD 患者,但可用來排除其他疾病,或確認是否有其他共病症。
評估 COPD 患者的存活率
雖然 FEV1(用力呼氣一秒量)可評估疾病的嚴重度甚至存活率,但仍舊以系統性的 BODE 指數較為全面且準確。
BODE 指數能預估 COPD 患者的存活率,其原理是利用四項指標「身體質量指數 (BMI)、氣道阻塞程度 (airway obstruction)、呼吸困難程度 (dyspnea) 及運動能力 (exercise)」的分數加總,藉以評估患者四年內的存活率。
身體質量指數 (BMI)
一般以 BMI 指數(體重/身高²)來衡量身體質量,正常範圍須介於18.5與24之間,太低則過輕,過高則表示超重。以 BODE 來說,> 21 = 0分; ≤ 21 = 1分,因 COPD 患者可能導致體重減輕,一旦營養不良的情況加劇,就可能增加死亡率。
氣道阻塞程度 (airway obstruction)
FEV1(用力呼氣一秒量)為最大深吸氣後做最大呼氣,取第一秒呼出的氣量容積,可用以評估氣道阻塞程度。以 BODE 來說,評分標準如下:
FEV1 預估值 ≥ 65%為0分;
64% > FEV1 預估值 > 50%為1分;
49% > FEV1 預估值 > 36%為2分;
FEV1 預估值 ≤ 36%為3分。
呼吸困難程度 (dyspnea)
呼吸困難的現象,如患者自覺無法吸入足夠的空氣,或出現胸悶、窒息感。
採用呼吸困難指標 (MMRC scale) 進行評估,MMRC 分為四級,劇烈運動 (MMRC0) 或行走登山步道引起的呼吸困難 (MMRC1) 得0分;上坡或上階梯時出現呼吸困難 (MMRC2) 得1分;步行幾分鐘或100公尺感到呼吸困難 (MMRC3) 得2分;無法外出活動,更換衣服時感到呼吸困難 (MMRC4) 得3分。
運動能力 (exercise)
以六分鐘可步行距離進行測試,≥ 350公尺得0分;介於250公尺與349公尺之間得1分;介於150公尺與249公尺之間得2分;≤ 149公尺得3分。
加總以上各項指標的分數,得以評估 COPD 患者的四年存活率:
總分 | 四年預估存活率 |
0-2分 | 80% |
3-4分 | 67% |
5-6分 | 57% |
7-10分 | 18% |
治療方式
戒菸
對於 COPD 患者來說,這是最為重要的一件事,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治療方式,亦能夠延緩病情的惡化。
藥物治療
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
可分為乙二型交感神經刺激劑和抗膽鹼藥物,此二類均有長效劑型與短效劑型,短效型如 SABA 與 SAMA,兩者都可有效改善病人的症狀、肺功能;長效型為目前治療肺阻塞的最重要藥物,作用是改善肺功能、症狀與生活品質,並改善急性惡化的頻率。
吸入型類固醇
吸入型類固醇 (ICS) 也是治療肺阻塞的重要藥物之一,常合併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 (LABA) 使用,作用是減少急性惡化發生、改善病人肺功能及生活品質。
口服類固醇
口服藥物在穩定期肺阻塞的重要性雖不及吸入型治療,但仍有其功用,雖然口服類固醇對於穩定期肺阻塞病人來說,可減緩呼吸困難症狀,但無法降低急性發惡化的頻率。
非藥物治療
肺部復健
進行肺部復健的主要目的是:減少呼吸道症狀、提高患者生活品質、增進日常之身心活動。復健計畫包括運動訓練、衛教和自我管理,運動訓練可改善患者運動機能不全的情況,增加患者的活動耐力,改善容易喘的症狀;另外,藉由復健計畫亦可減少疾病的孤立感或心理憂鬱,強化自身的健康狀況。
呼吸訓練
學習正確的呼吸技巧,可以減少呼吸頻率和增加呼氣容積,進而舒緩呼吸困難症狀。呼吸訓練可自主練習,每天至少三次,每次至少十分鐘,利用練習增加熟練度,才可在呼吸急促時控制自己的呼吸。
噘嘴式呼吸
吸氣時,利用鼻子吸氣;吐氣時,慢慢地將嘴巴噘起如吹哨子般,經由嘴巴緩緩將腹部空氣吐出,吐氣長度一樣為吸氣時的兩倍。
腹式呼吸
此呼吸法為促進橫膈膜上下移動。吸氣時,雙手置於腹部,須感覺腹部擴張到最大程度;吐氣時,須感覺腹部像內收縮到最小程度。可配合噘嘴式呼吸進行,吐氣長度約為吸氣時的兩倍。
飲食及營養控制
COPD 患者是營養不良的高風險族群,定義肺阻塞病人體重過輕的標準為 BMI 指數<20,營養不良可能引發惡病質(如癌症導致新陳代謝改變或其它體內病變)、肌少症或體重減輕,進階導致肺功能與運動能力下降,更可能增加急性惡化的風險。
患者須增加熱量或營養補充,如少量多餐、補充維生素、營養補給品,避免體重減輕或營養不良,造成病情加劇。
疫苗注射
COPD病友比一般人更容易感染流感及死亡,若是感染流感甚至引發肺炎都會加重 COPD 的病情。因此建議 COPD 患者應施打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以降低感染流感風險。
雖然 COPD 無法治癒,但可以透過治療有效減緩病情惡化。若是有吸菸習慣的病友,戒菸是最有效防止 COPD 惡化的辦法,另外可藉由藥物和呼吸訓練降低呼吸不適感,進而提升生活品質。
Reference:
台灣「肺阻塞」臨床照護指引、慢性阻塞性肺病 2012診治指引、UpToDate、成大衛教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