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帶來的負面後果可說是罄竹難書,舉凡糖尿病、高血壓、心肌梗等疾病都與肥胖脫離不了關係。為了評估肥胖程度,相關測量指標相繼而出,你是否也曾被它們的定義搞得「霧煞煞」?
眾多指標中,最常聽見的應該是「身高體重指數 (Body Mass Index, BMI)」,利用身高、體重以計算肥胖程度的測量法。BMI 雖然計算方便,卻也可能產生偏誤,例如會出現體態圓潤的人與運動員的 BMI 相同,或是較規律運動的民眾,其 BMI 卻偏高的案例。
為何運動員的 BMI 值會偏高?原因在於他們擁有較厚實的肌肉,因此體重會增加,卻與肥胖無關。如果想以更準確的方法了解自己的肥胖程度,你必須認識體脂肪率。
為何體脂肪率較準確?
脂肪是人體組成的重要元素,具有保暖、提供能量、保護臟器等功能,但過多的脂肪就可能帶來肥胖與疾病。
所謂體脂肪率,指的就是脂肪佔人體體重的比例,由於肥胖與體內的脂肪多寡有關,若是直接檢測人體脂肪含量,準確性相對較高。此外,檢測體脂肪也能識破「隱性肥胖」,即外觀看起來不胖、但身體內部與器官已堆積不少脂肪的狀況。
體脂肪率如何判讀?
如果體脂肪率超過以下數值,就代表有肥胖跡象:
男性
18至30歲:大於20%(正常值為14%~20%)
30歲以上:大於25%(正常值為17%~25%)
女性
18至30歲:大於25%(正常值為17%~25%)
30歲以上:大於30%(正常值為20%~30%)
為了避免體脂肪在無形中超標,監控體脂就是必須的功課。
監控你的體脂肪率
我們無法從人的外觀上直接判定體脂肪比例,因此你需要一台體脂計,除了自行購買,部分醫院也提供檢測服務。
測量體脂肪的方法很多,例如核磁共振 (MRI)、生物電阻法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BIA)、皮脂夾等,以常見市售的體脂計來說,其原理為生物電阻法。
測量時,儀器會向人體導入少量電流,由於體內的水分會導電,若電流通過某些含水較多(如肌肉、血液)的部位時,電阻就比較小,反之,脂肪相對來說含水量較低,電流在該處遭遇的阻力相對較大。藉由計算電阻,儀器可推算人體的體脂肪率。
測量體脂肪的注意事項
在抱怨體脂機測量結果不準之前,你得先確認檢測方式是否無誤。一般來說,測量體脂肪時,你得先將雙腳腳底擦拭乾淨,赤腳站上體脂計,再穿著輕便衣服、除下身上金屬物品(如手機、鑰匙),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此外,測量時機也是一個重點考量因素。
避免4個測量時機
由於體脂計是以正常狀態下人體的導電能力為推算標準,如果你正處於體內水分增多/減少的狀態,在測量上就可能有誤差。
舉例來說,用餐後、喝水後、憋尿、運動後等狀態都會影響體內水分含量,因此,最佳的測量時機其實是「早上起床如廁後」,此時身體水分組成較不受其他因素干擾。
服用酒精性飲料與含咖啡因飲料也會影響檢測結果,測量前應避免使用以上產品。
最後,為了方便進行前後比較,每次測量時應選擇同一時間點與相同的環境條件。
測量安全
使用體脂計時,身體會有少量電流通過,如果是體內裝設心律調節器、電極等醫療器材的民眾,為了安全起見,就不能使用體脂計,但可改用其他檢測方法,例如皮脂夾。
此外,行動不便者或年邁長輩最好在他人的陪同下使用體脂計,以免因動作改變而摔倒。
值得一提的是,體脂計並非一般商品,而是屬第二級醫療器材,政府已於2014年開放網購、郵購方式購買體脂計,無論虛擬或實體通路,購買時皆要確認廠商的「藥商許可執照」,以及產品包裝上的「醫療器材許可證」。
往後若是發現自己的 BMI 升高,先別驚慌失措,趕快檢測一下體脂肪,是胖是壯,再也不是一個難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