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8種症狀,預防與控制飲食訣竅

 

唐代仕女拿蛋糕說再來一個吧

糖尿病高居2022年國人十大死因第六名,而且正以每年約25000人的速度增加中,每10萬人有42.4人因此死亡,相當於每小時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以台灣來說,18歲以上國人有25%屬於糖尿病前期,2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超過3成不自知。

為什麼會得糖尿病?

胰島素能將血液中的葡萄糖帶進細胞,做為細胞運作的能量。
我們可以想像荔枝是葡萄糖,宮女是胰島素,貴妃是細胞。貴妃不可能自己跑去市場買荔枝,於是宮女就負責將荔枝帶去給貴妃食用。

胰島素將葡萄糖帶入細胞

話說貴妃(組織細胞)長期被餵食大量的荔枝(葡萄糖),不僅已經吃膩了,身材也漸漸豐腴。

如此過了好一陣子,看到宮女又送荔枝來只覺得反胃(胰島素阻抗)。

 

胰島素阻抗導致細胞對胰島素反應降低

皇上只看到荔枝堆滿整個國庫,以為是宮女(胰島素)不足,難以負荷搬運荔枝的工作。怕貴妃餓著了,於是便徵招更多的宮女(胰島素)來運送荔枝到宮中。但貴妃不想吃就是不想吃,偶而免強吞個一兩顆而已。於是就算宮中有很多的宮女以及很多的荔枝,但是貴妃卻日漸消瘦。(身體組織無法吸收能量)

為什麼葡萄糖無法進入細胞而留在血液裡?

體內胰島素供應不足

當體內胰島素供應不足,葡萄糖無法透過胰島素供給細胞利用,而滯留在血液中,就會使血糖持續高過正常值。第一型糖尿病就是因為自己的免疫系統攻擊胰臟細胞,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所造成。

胰島素阻抗

胰島素阻抗就是細胞對胰島素的利用能力異常,胰島素無法有效地代謝葡萄糖,導致葡萄糖滯留血液當中,腎臟無法完全回收就殘留在尿液中。

由於細胞無法獲得足夠能量,身體就認為應該製造更多的胰島素來搬運葡萄糖,所以日以繼夜地製造胰島素,但問題是細胞已經對胰島素反應低落,所以仍然無法獲得足夠的能量,最後身體會快速消瘦。

有九成的糖尿病成因是因為胰島素阻抗。其成因有可能跟脂肪過多、遺傳、年紀大有關。

糖尿病症狀

糖尿病症狀三多一少多吃多喝多尿體重下降

  • 多吃
  • 多喝
  • 多尿
  • 體重減少

以上警訊通稱糖尿病的「三多一少」,除此之外,糖尿病還有可能出現以下幾種症狀:

  • 容易感到疲勞,四肢無力、麻痺
  • 皮膚及性器官搔癢
  • 視力衰退
  • 抵抗力降低,皮膚產生病變,傷口癒合能力差

然而,糖尿病初期通常沒有症狀,有近三分之一的人不知道自己已經罹病,因此須定期做健康檢查,才能及早發覺糖尿病。

為什麼糖尿病患者吃很多、喝很多還是覺得飢餓和口渴?

糖尿病患者即使吃進大量的食物,但是因為胰島素對細胞的反應不佳,無法讓葡萄糖為細胞所利用,因此患者仍然會感到飢餓。

另外因尿中帶有糖份,造成滲透性利尿。當尿量不正常增加,身體的水分就會加速流失,而造成口渴。因此如果血糖沒有降下來,就會持續有口渴的現象。

 

糖尿病的高風險族群

糖尿病除了跟遺傳因素有關之外,生活型態也有很大的影響力。仔細檢視以下的高風險族群,有哪些是平時就能避免的?

糖尿病高風險族群包含高血脂或高血壓

吸菸、飲酒

香菸中的尼古丁會抑制胰島素分泌,使血糖升高,空腹飲酒可能會造成低血糖,飯後飲酒反而有高血糖風險。

曾罹患妊娠糖尿病的婦女

15%至50%有相關病史的婦女,在未來會罹患第二型糖尿病。

壓力

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會使荷爾蒙會分泌異常,妨礙胰島素運作,增加血糖升高的風險。

家族病史

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病史,罹患糖尿病的機會也會高於常人。

大於40歲

這是第二型糖尿病的好發期年齡。

高血壓、高血脂

如果飲食偏好重口味,喜愛大魚大肉,血液中的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 (HDL-C)」濃度就會下降,使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 (LDL-C)」增加,不只帶來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也可能會引發糖尿病。

體重過重、缺乏運動

肥胖會降低細胞對胰島素的利用能力(胰島素阻抗),使血糖濃度提高。

 

糖尿病四種類型

糖尿病類型有第一型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

第一型糖尿病

第一型糖尿病源自體內免疫系統異常,抗體變得不分敵我,開始攻擊製造胰島素的胰臟β細胞,造成胰臟無法分泌、或只分泌少量胰島素。

第一型糖尿病發病年齡通常在30歲以下,其原因可能是遺傳和環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結果。病患人數相對較少(約佔總病患人口5%以下),患者會有體型消瘦、體重減輕、多尿、常感到口渴等明顯症狀,需長期施打胰島素控制病情。

第二型糖尿病

超過九成的糖尿病患屬於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初期往往沒有症狀,通常是長期患病導致身體變化,或產生糖尿病併發症時,才驚覺被糖尿病纏身。

此類糖尿病具有遺傳性,患者通常大於40歲,且經常有肥胖的外在特徵。

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常因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嗜酒、吸菸、不愛運動、飲食重口味等),造成身體對胰島素產生抗阻作用或胰島素分泌量下降。為了控制病情,除了施打胰島素或服用藥物外,也必須要改變生活習慣。

妊娠糖尿病

約有5%的婦女在懷孕時,會出現暫時性的糖尿病症狀,其原因是體內荷爾蒙的變化,使細胞對胰島素產生阻抗,但病症通常會在產後消失。

要注意的是,如果母親在懷孕時罹患妊娠糖尿病卻沒有妥善治療,間接會使胎兒呈現高血糖狀態,提高胎兒先天畸形、死胎、巨嬰症的機率。

曾罹患妊娠糖尿病的婦女,有15%至50%在未來會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如果曾在懷孕時罹患妊娠糖尿病,應在產後定時檢測血糖。

其他

另有少數糖尿病案例是由胰臟疾病、內分泌疾病、藥物等因素所引起。

 

糖尿病前期會怎樣?

若以下其中一項指標超標,醫生會判定已罹患糖尿病:

    • 糖化血色素濃度大於/等於6.5%
    • 空腹時(至少8小時未攝取熱量)血漿葡萄糖大於等於126 mg/dl
    • 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二小時血漿葡萄糖大於等於200 mg/dl
    • 擁有高血糖症狀(三多一少症狀)且隨機血糖大於等於200 mg/dl
正常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
空腹血糖值 60-100 mg/dL 100-125 mg/dL >=126 mg/dL
糖化血色素(HbA1c) 4-5.6% 5.7-6.4% >=6.5%
兩小時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 <140 mg/dL 140-199 mg/dL >=200 mg/dL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指的就是血糖持續介於正常值和糖尿病之間。糖尿病前期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但如果沒有積極控制,很容易會演變為糖尿病。

如何檢測第一型與第二型糖尿病

如果罹患免疫系統異常的第一型糖尿病,體內 ICA、Anti-GAD65、ICA 512抗體還會呈陽性反應,這是第二型糖尿病所沒有的特徵。

如何檢測妊娠糖尿病

至於與懷孕婦女有關的妊娠糖尿病,為了判定是否罹病,醫生會在懷孕後第一次產檢,以及第24至28週時,檢驗婦女的血糖值。檢測法為空腹血糖值與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如果有超標事宜,則代表罹患妊娠糖尿病。

 

糖尿病治療

視情況不同,醫生會有不同治療方法。針對第一型糖尿病患,目前治療方法為長期施打胰島素以控制病情。

至於第二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患者,除了施打胰島素外,還可透過口服藥物來改善病症。

施打胰島素安全嗎?

只要遵從醫師、藥師的指示施打,是很安全的,而且目前的筆型胰島素針使用上很方便,疼痛感也很低。

台灣許多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傾向不施打胰島素,因為會認為施打胰島素代表病情控制不佳,或是認為施打胰島素最嚴重的治療方式,之後會沒有藥可用,但其實這兩個概念都是有誤的。施打胰島素是一種更有效、對身體負擔更小的作法,施打胰島素也不是最後一線的治療進程,而是可用於任何病程,醫師會依對病人最有利的方式擬定治療計畫,目的都是在有效控制血糖,避免併發症。

胰島素類似物 (Insulin analog)

胰島素類似物是一種通過對胰島素結構的修飾,進而改變胰島素的生物學和理化特徵,比傳統胰島素更適合人體需求。

又稱餐時胰島素或速效胰島素,因為起效時間短,可以在餐前15分鐘或是餐後注射。因為降血糖的持續時間也較短,可以降低低血糖的風險。

服用糖尿病藥物

糖尿病藥物的服藥時機各有不同,有些須在飯中或飯後服用,或是餐前服用,亦有需空腹服用的藥物,應遵從醫生、藥師的指示服用,才能穩定控制血糖。

 

如何預防糖尿病?

飲食篇

      • 以「少油、少鹽、少糖、高纖維」為主
      • 避免暴飲暴食,減少攝取膽固醇量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加工食品、含糖食物等
      • 拒絕煎、炸等含油量高的烹調方式,以植物性油脂取代動物性油脂
      • 少喝含糖飲料,白開水是最好的選擇
      • 戒菸、戒酒

行動篇

定期檢測血糖、血壓、血脂

      • 血糖部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色素濃度應控制在7%以下
      • 血壓部分:在休息狀況下,若血壓持續高於140(收縮壓)/90(舒張壓)mmHg,就稱為高血壓
      • 血脂部分:低密度膽固醇 (LDL-C) 應控制在130mg/dl以下

規律運動

參考「333原則」,即每週運動3次以上,每次至少30分鐘,並達到每分鐘脈搏130下狀態。你可以選擇散步、健走、慢跑、游泳、自行車等類型,且運動時間最好在飯後半小時左右,或在運動前吃些點心,切忌空腹運動,以免血糖不足反而產生低血糖症狀。

維持理想體重

留意體脂率,18至30歲的男性,正常值為14%至20%,30歲以上男性正常值為17%至25%;18至30歲的女性,正常值為17%至25%,30歲以上女性正常值為20%至30%。

至於腰圍,男性的正常值應小於90公分,女性則應小於80公分

調適壓力

壓力會使荷爾蒙分泌異常,導致體內的肝糖被分解為血糖,提高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因此要適時地用健康的方式紓解壓力,運動就是一個很好的選項,而大吃大喝只會帶來更高的糖尿病風險。

 

攜手對抗千古疾病

也許你不知道,糖尿病的歷史可能與金字塔一樣久,在西元前1550年的古埃及,當時人們記錄某些病人擁有「多尿」症狀;而在西元二世紀的古希臘時代,哲學家亞里斯多德以拉丁文 diabetes(多尿的意思) 稱呼這種疾病;到了西元五至六世紀間,中國、阿拉伯及日本的醫生先後發現糖尿病的另一個病徵─甜尿。

雖然糖尿病的紀錄橫跨千年,但其病因與治療方法卻是近代的產物,人類在1900年左右發現糖尿病與胰島素有關,而歷史上第一位經「胰島素注射法」成功救活的糖尿病患者則出現在1922年。在過去,糖尿病一直是個不治之症。

到了現代,人類對抗糖尿病的方法越來越多元,但預防糖尿病的第一步,還是從調整生活習慣做起。

長知識:糖尿病併發症

慢性併發症

在慢性併發症方面,可分為「大血管病變」與「小血管病變」兩種類型。

大血管病變

糖尿病患不只血糖高,也容易導致三酸甘油酯與低密度膽固醇 (LDL-C) 增加,這些物質都可能使血管發生粥樣硬化,此時血管容易出現栓塞、病變,進而提高中風、高血壓,或是心肌梗塞的風險。

大血管病變也容易使患者足部產生一系列病症。如果流入足部的血液減少,患者會發現足部脈搏變弱、溫度降低,此外,出現在足部的傷口也不易癒合,容易發生感染。

常見患者因足部長期缺血,或是細菌感染造成足部潰瘍,而面臨截肢的命運。

小血管病變

小血管病變指的是微血管因糖尿病受損,常見的病變部位是眼部、腎臟,以及神經系統。

  • 神經病變

由於血液會攜帶氧氣,當微血管產生病變、血流減少,神經也會發生缺氧,依神經種類不同出現各種症狀。

感覺神經:手腳發麻、觸覺與冷熱感遲鈍、平衡感變差
自主神經:皮膚乾燥、排汗異常、排尿無力甚至失禁、性功能障礙
運動神經:手指、腳趾靈活度降低,肌肉無力、萎縮

  • 視網膜病變

視網膜遍布微血管,一旦這些微血管因糖尿病而受損,患者容易感到疲倦、眼部搔癢、視力模糊,嚴重時可能失明,或罹患青光眼、白內障等其他眼部疾病。

  • 腎臟病變

高血糖也可能使腎臟的微血管發生硬化,不只損傷腎功能,更可能導致腎衰竭、尿毒症。如果患者在檢測時發現尿蛋白排出率增加,很可能就是糖尿病所引起的腎臟病變。

  • 口腔病變

當血液循環不佳,人體免疫力就會下降,唾液分泌也會減少,造成口腔細菌數量增加,甚至引發牙周病。

情況嚴重的牙周病也可能增加人體對胰島素的抗性,令血糖控制不易,加劇糖尿病導致的血管病變情況,兩種疾病形成惡性循環。

急性併發症

罹患第一型糖尿病或第二型糖尿病後,若是血糖控制不佳,就可能出現高血糖狀態。雖然控制糖尿病的首要目標是降低血糖,但要是在治療過程中不慎降太多(如胰島素使用過量、未按時進餐等),反而會引發低血糖症狀。

高血糖狀態

  • 酮酸血症

患者有脫水、皮膚乾燥、腹部不適、意識不清等症狀,24至48小時內若未送醫,就會有生命危險。常出現在第一型或血糖控制不佳的第二型糖尿病患,此病症俗稱「酮酸中毒」。

  • 高血糖高滲透壓症

當體內血糖、血液濃度與滲透壓逐漸升高,患者會有脫水、意識不清的症狀,甚至可能造成急性腎衰竭。主要發生在第二型糖尿病患。

低血糖狀態

發生低血糖時,患者會有暈眩、心悸、發抖、噁心、冒汗等徵兆,嚴重時甚至會意識不清、休克、成為植物人,甚至死亡。

 

讀完文章不妨來測試一下你對糖尿病了解多少
>> 糖尿病知識大考驗

文:陳釗偉 / 編輯:Daco、林恆毅/圖:Daco

 

Reference: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中央健康保險署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reCAPTCHA and the Google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of Service apply.
Scroll to Top